泛华网滾动新闻

2012年5月20日星期日

莫让“陈光诚事件”就此结束

陈光诚事件一场结局完美的悲剧,没有任何一方在这场事件中完全受益。在过去差不多六年多的时间内,因为山东地方政府、地方政法机关、计划生育部门的蛮横粗暴,陈光诚和他的家人遭受了令人痛苦的非人待遇。直到后来,陈光诚在网友帮助下进入美国使馆避难,地方政府仍然对他的家人、包括协助他逃离非法圈禁的网友“珍珠”等进行可耻的打击报复,这些都是不能回避的事实。

必须承认,这种在中国地方政权和基层官吏中广泛存在原始粗暴作风,和违背法治、人性的工作方式,是陈光诚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

在经过中美双方的积极协商并征求了陈光诚个人意见之后,陈光诚终于还是决定奔赴美国。2012年5月19日下午6时, 陈光诚一家人搭乘的飞机降落在纽瓦克国际机场。至此,陈光诚事件基本结束,一场可能引发中美外交纠纷的爆炸性事件,在中美双方的理性沟通下,终于以一种平和的方式妥善解决。

从此以后,陈光诚再也不用再担心人身安危,可以在美国开始他所期望的读书生活,下一步无论他会走向何方,一切都只能由他自己掌控。

在到美之后的记者会上,陈表示他未来还是要回到中国,他对北京处理与他相关事务过程中表现的冷静与克制感到高兴,希望中国官方继续信守承诺,希望中国中央政府继续地解放思想,深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实事求是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取得更多民众的信任。

从陈的这些表述中,我们能看到他的聪明和理性。他对中国官方的承诺、对中国中央政府的希望相信也是绝大部分海内外华人的共同心声。和一些不切实际、不讲道理的海外激进民运分子相比,陈的这番讲话,不仅向外界展示了他的成熟和理性,也更容易引发人们对他过去多年所遭受不公正待遇的广泛同情。

陈光诚事件一场结局完美的悲剧,没有任何一方在这场事件中完全受益。在过去差不多六年多的时间内,因为山东地方政府、地方政法机关、计划生育部门的蛮横粗暴,陈光诚和他的家人遭受了令人痛苦的非人待遇。直到后来,陈光诚在网友帮助下进入美国使馆避难,地方政府仍然对他的家人、包括协助他逃离非法圈禁的网友“珍珠”等进行可耻的打击报复,这些都是不能回避的事实。

必须承认,这种在中国地方政权和基层官吏中广泛存在原始粗暴作风,和违背法治、人性的工作方式,是陈光诚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

我们欣然看到在陈光诚事件爆发后,中央政府采取了颇具人性化的柔性处理方式。包括答应陈光诚的需求、接他的家人到北京团聚、答应安排他到异地求学生活、为他检查身体等等。特别是在处理陈光诚去美国求学的事情上,中央政府的处理可以说是可圈可点,而如果我们再把中央对陈光诚事件的处理和中美双方在此期间的高层互动联系在一起,我们就更能看到中共在处理这类突发事件上全新思维和对中美关系大局的把控能力。

但即便如此,我们仍然认为陈光诚事件是一场悲剧,中央政府对陈光诚事件的柔性处理,并不能抵消这件事本身对中共、中国政府形象的杀伤力。

陈光诚事件早在六年前就露出端倪,针对山东地方政府的非法行为,六年来外媒和普通民众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这一事件中间所隐藏的非法因素和猫腻应该早就为中央有关部门所警觉。然而六年以来,中央政府和相关部门在这件事情的跟踪处理上并不得力,对山东地方政府非人道的违法行为一直采取着视而不见的回避态度。试想一下,如果在此期间中央相关部门能够及时介入,又怎么可能发生后来的事情?

必须承认,陈光诚出走美国大使馆只是中国众多基层矛盾的中突出案例,在陈光诚事件发生后陆续的出现在美国使馆前的访民,和在北京高检、高法、信访办等门前成群结队的上访民众,都说明这样的冤情在民间也许并不孤立。对于民间广泛存在这些问题,特别是地方政府、官僚出于种种原因所采取的野蛮粗暴工作作风行为,我们期待中央能有更为敏感的意识和更系统、更恰当的处理方式,必须要从根子上铲除这些现象产生的土壤,从制度上约束地方政府、官僚的权力,强化他们的法治意识,以避免类似事件再度发生。陈光诚事件应该成为这样做的契机。

然而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并未听说陈光诚事件中有多少当地当事官僚被处理。在以陈光诚事件为契机呼吁在全国进行摸排检查的声音中,除了中国全国人大表示要进行一场残疾人权益执法大检查外,其他部门并无任何反应。

相反,一些在长达六年时间内,对陈光诚遭受不公正待遇、对山东地方政府违法行为置若罔闻的党报传媒,却掀起了一场针对美国大使和陈光诚本人的口诛笔伐风暴。这些已经缺乏新闻精神、丧失舆论监督功能的势力媒体,如《北京日报》等,罔顾基本事实,将陈光诚事件视为美方耻辱,并对陈光诚进行肆无忌惮的人身攻击。这些充满了“文革”语调的评论,因为违背基本事实,超越了读者的忍耐极限,已经沦为坊间笑柄。

官媒的这些离奇表现可以充分说明,至少在这些代表了官方声音的媒体眼里,山东地方政府并无过错,过错的都是美方居心叵测的“勾引”,还有就是陈光诚的个人秉性有问题。官媒如此,官员又会如何呢?放过这次难得的教育机会,如果任由官媒和某些官员继续用这种颠倒黑白、毫无反思检讨的官本位思维来看待问题,真不知道还会有多少陈光诚事件发生。

本文选自多维子牙博客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全部目录